美国华人习惯于通过增加储蓄来增强安全感
据美国移民专家介绍,美国富国银行近日公布了一项全国性调查,华人在美国的储蓄情况遥遥领先,未退休华人自述的退休储蓄中值为10万美元,是全美未退休人口退休储蓄中值的两倍多。这一调查结果再次证明了华人对“中国式存钱”的偏爱。
持续性储蓄已成习惯
中国人相信“细水长流,吃穿不愁”的道理,习惯于将省下或富余的财富储蓄起来,为未来做打算。这一传统也在海外华人的身上很好地体现出来。
纽约消费局与市长移民事务办公室近期发布的“移民金融服务调研报告”显示,华裔储蓄率达到90%以上,来美8年以上的华裔移民储蓄率几乎达到100%。尽管有5%的华裔移民表示没有银行账户,但当中的81%仍然表示有通过其它方式储蓄。相比之下,有57%的墨西哥移民和35%的厄瓜多尔移民没有开设银行账户。
通过增加储蓄来增强安全感
许多人认为,中国人爱存钱与中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有关。但是,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普遍较高,华人在移民这些国家后却仍然保留了持续性储蓄的习惯。
分析人士认为,华人虽然受到西方及时享乐的消费观的影响,但是仍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习惯于通过增加储蓄来增强安全感。
对于在海外没有站稳脚跟的华人而言,储蓄多出于对新环境的强烈的不安全感。定居美国的刘先生认为自己还没有结婚生子,有必要为安家立业进行存款,而且,他拿的是工作签证,担心合同到期工作没有着落也是存钱的主要原因。
而在经济情况稳定后,养老和子女教育是华人存款的两大动力。美国富国银行的调查显示,43%的在美华人通过减少开支来为退休做积蓄。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储蓄习惯也有助于华人家庭顺利渡过金融危机并对未来生活保持信心。在美国,近63%的华人相信在退休后能继续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仅48%的本土美国人这样认为;60%的华人认为他们现在与3年前相比更为富足,而只有50%的本土美国家庭持这种观点。相信未来美国华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l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