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香港高才通传 “关停” 风声?想申请的人别等了!
自 2022 年底香港推出多项输入人才计划以,截至 2025 年 4 月底,共收到超过 47 万份申请,其中超 31 万份已获批,近 21 万名人才已抵达香港,这一数据远超港府原定三年内引进 10 万人才的预期目标,政策重心正从 “抢数量” 稳步转向 “求质量”。
香港各项人才引进计划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反响最为热烈。该计划仅需申请人满足学历或年收入门槛即可申请,获批率高达80%。数据显示,计划启动至今累计收到13.5万份申请,其中10.9万宗获批。
然而,随着首批签证陆续进入续签期,一组数字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7月底,已有13678名持有人逗留期届满,只有约54%提出续签申请,其中94%获批,实际留港比例大约50%。换句话说,一半人选择离开。
因此,有市场传闻称高才通计划将会关闭。
8月15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下称“劳福局”)局长孙玉菡强调指出,相关计划会继续推行,只是会因应香港实际情况而进行优化或调整细节,但计划并不会终止。
高才计划
一、A 类(高收入类)申请:新增持股时间硬性要求
2025 年 5 月起,A 类高才通申请中,若申请人以 “持有公司利润” 核算收入,需满足新增前置条件 —— 递交申请前的整个评税年度内,必须持续持有相关公司股份。该调整直指 “临时转股凑收入” 的漏洞,进一步确保申请人收入资质的真实性。
二、BC 类(高学历类)申请:材料审核全面升级
基础材料强制补全:自 2024 年中起,BC 类申请需提交完整 “三证”,即学士学位毕业证、正式学业成绩单、学位认证报告,三者缺一不可;
历史案例追溯补正:对政策调整前已获批、但未提交学位认证报告的 BC 类申请人,明确要求在续签时补交该材料,实现审核标准统一;
假学历问题背景:2024 年 7 月曝光的假学历犯罪集团案件,均发生于 “三证” 审核机制未更新阶段,印证了此次材料要求升级的必要性;
工作经验证明拓展:部分 B 类申请人的工作经验核查,不再仅依赖公司盖章的在职 / 离职证明,还可能被要求补充社保证明、评税通知单等材料,作为辅助验证依据。
三、续签规则:锚定雇佣合约,取消统一期限
原 “续签统一给予 36 个月有效期” 的规则调整,明确续签时将参考申请人的雇佣合约期限,最终以 “合约期限与常规续签期限中的较短者” 为准,实现签证有效期与实际雇佣关系的精准匹配。
四、多计划签证互转:通道收紧 + 年限重计风险
不同人才计划间的签证互转续签通道被明确关闭,新增限制条件:若申请人在递交当前人才签证申请前 6 个月内,曾持有其他人才签证(含主申请人及受养人身份),需同时满足 “当前申请资格” 与 “原签证续签资格” 方可提交;若无法满足,则需待原签证失效满 6 个月后重新申请,且此前累计的 “7 年永居年限” 将全部重计。
香港2025年《施政报告》预计将于9月提前发布,其中人才引进政策,尤其高才通计划可能迎来新一轮调整。
根据过往政策收紧趋势,符合当前条件的申请人应把握最后窗口期,尽早递交申请,以锁定现行较宽松的审批标准。
香港高才通申请条件
A类:过去一年年薪达到250万港币或以上的人士(等值外币即可)
B类:世界名校 + 5年内累积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仅限于本科是名校)
C类:5年内毕业世界名校 + 工作经验不足3年 ( 仅限于本科是名校,限额每年10000名)
香港高才通计划好处(优势)
①申请条件明确
高才通计划分为A、B、C三类,分别针对高收入人士、本科名校毕业生,申请条件清晰易懂,减少了因条件模糊而引发的争议。
②审批流程高效
相较于其他人才引进计划,高才通的审批流程相对简单且高效,通常1-3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审批、然后赴港办理香港身份。
③自由就业与创业
高才通申请前无需获得香港雇主的担保,获批后可自由选择就业、创业或换工作,无行业限制,这种灵活性拓宽了职业发展空间。
④行业无限制:
高才通计划的申请条件清晰,只要满足标准,即可申请,不受特定行业或职位限制。
⑤一人申请全家受益:
主申请人获批后,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随同获得香港身份,享受相应福利。
(责任编辑:kenny)

咨询热线:400-013-1899
- 上一篇:花250万申请高才通,等来的不是身份是手铐?看完后背发凉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