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移民新西兰?这些坑千万别踩!
近两年来,随着新西兰移民热度攀升,不少人在了解这个国家的过程中,逐渐陷入一些常见误区。
岗位适配度太低
绿色名单(Green List)第一层级(Tier 1)中的许多职位,例如麻醉医师、骨科医生、放射技师等,看似高端,却普遍要求持有新西兰本地执业执照。国内的三甲医院经验或执业证书在新西兰通常不被直接认可。即便是副主任医师,也需从头考取本地资质,耗时可能长达三到五年——你准备好了吗?
再看 Tier 2.虽然不少职业在清单之列,但通常需满足本地两年工作经验,且薪资达到中位数标准。问题是,许多技工类岗位均要求本地认证资质——没有证书难以找到工作,没有工作又难以考取证书,形成闭环困境。此外,薪资普遍不高,较难满足移民收入门槛,同时英语能力也需达标。看似门槛不高,实则难度不小。
雇主掌握申请“命脉”
根据绿名单移民政策,申请人必须获得新西兰认证雇主发出的全职录用通知。然而现实中,雇主资质是否合规、流程是否规范等问题屡见不鲜。
由于雇主认证过程耗时费力,许多中介机构难以提供有效支持。申请人即便尝试自行办理,也需严格评估行业匹配度与资质合规性,难度不容小觑。在IT等热门行业,寻找合规且靠谱的认证雇主已十分困难,可以说,雇主资源始终是申请人能否成功的关键。
拿到工签 ≠ 移民成功
新西兰工签种类繁多,持有工签仅代表你可以在新西兰合法工作,并不等同于移民成功。唯有获得认证雇主提供的工作,且薪资达到新西兰中位数以上,才有机会申请居民签证(RV)。若收入不达标,或雇主资质不合规,移民之路将受阻。
学历认证严苛
尽管绿名单未明文规定“必须拥有硕士学位”,但对学历的认证极为严格。你的学历必须通过新西兰NZQA的认证。若本科未取得学位证,基本不符合申请条件。
也有申请人本科专业与目标职业不符,转而攻读海外IT类硕士,试图以“速成”方式达成移民目的。然而在移民官眼中,此类做法难以获得高分。关键在于,他们评估的是你是否“真正胜任该职位”,而非是否“混到一个文凭”。
工作经验不可忽视
别误以为绿名单不看重工作年限,尤其在IT等行业,移民官非常重视实际操作经验。即便来自985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若无项目经验,也很难通过审核。跨行业申请者更是如此——例如本科读计算机,之后从事行政或教育行业多年,再回头申请技术移民?大概率会被直接否决。
无法一步到位拿“永久回头签”
无论是传统技术移民,还是最新的“六分制”移民政策,通常流程均为:先取得工作签证,再申请居民签证(RV),持有RV满两年并满足居住要求后,方可申请永久居民签证(PRV)。在RV阶段,每年需在新西兰居住至少184天,才有资格申请转为永居。因此,希望一步到位拿到永久回头签的申请人,新西兰可能并非适合你的选择。
新西兰PR ≠ 澳洲PR
若你已持有澳洲永久居民身份(PR),则自动被视为新西兰PR。然而,若首先取得的是新西兰PR,仅可申请澳洲特别类别签证(Subclass 444),该签证并非澳洲永居身份。只有在获得新西兰PR后,并在澳大利亚连续居住满四年,方可申请澳洲PR。
(责任编辑:kenny)

咨询热线:400-013-1899
- 上一篇:新西兰移民大放水:2 条直通永居 + 门槛史低,机会来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