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签证“公共负担”审查加码,肥胖、慢性病均可成拒签理由!
近日,美国多家媒体证实,美国国务院已通过内部电报向全球使领馆下达正式指令,宣布恢复并进一步扩大对签证申请人的“公共负担”(Public Charge)审查制度。这一举措将显著改变美国移民签证的审核标准,对各类签证申请人产生直接影响。
“公共负担”是美国移民法中的一项传统规定,核心目的是评估外国人是否可能成为美国社会的负担。在过去数十年间,该规定的执行较为宽松——除非申请人长期依赖政府现金补助或被安置在公共机构,否则极少因此被拒签。而此次新规通过内部电报明确了更严格、更宽泛的审查标准,将更多维度的情况纳入评估范围。
美国国务院的内部电报明确指出,签证申请人若曾领取过以下任一政府福利项目,将被纳入重点审查名单:
现金福利类:如贫困家庭临时援助(TANF)、补充保障收入(SSI)等;
食品保障类:粮食券(SNAP);
医疗保障类:医疗补助(Medicaid)、老年人药品补贴(Medicare Part D);
住房保障类:第八类住房补助券(Section 8 Housing Voucher)。
除福利领取记录外,申请人的健康状况成为此次新规的另一项核心审查内容。电报强调,领事官员需全面审查申请案件的所有信息,包括请愿表、签证申请材料、体检报告、担保书及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其他相关内容。其中明确规定:若申请人患有影响自我维持能力、需长期治疗或干扰工作能力的疾病,可被认定为“可能成为公共负担”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高风险观察”疾病或状况包括:
糖尿病:特指控制不佳或伴随并发症的情况;
高血压与心脏病;
慢性肾病、慢性肝病(如乙肝、肝硬化等);
哮喘、慢阻肺等长期呼吸系统疾病;
癌症,尤其是仍在治疗中的病例;
严重精神健康问题(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肥胖:需满足BMI极高且伴随并发症的条件;
其他需长期药物或机构照护的慢性病(如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存在上述健康问题并不意味着必然拒签,但会显著提升拒签风险,最终结果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景等综合判断。
此次“公共负担”审查制度的恢复与扩大,是对特朗普总统签署的《终止纳税人资金流向开放边境行政令》的直接落实。美国政府表示,新规旨在“确保纳税人资助的福利项目不流向不符合资格的外国人”,通过严格审核减少公共资源的非必要支出。
这一政策方向也与美国国务院(Department of State)及移民局(USCIS)联合发布的审查指南保持一致,进一步明确了健康状况、经济能力等在签证审核中的核心权重。
多位移民政策专家分析,此次新规将重塑美国移民签证的审核生态,以下三类群体受影响最为显著:
申请家庭探亲或长期签证的中老年人:该群体健康风险相对较高,易被纳入重点审查;
在美曾领取过医保或粮食补助的留学生家庭:亲属的福利领取记录可能影响签证申请;
经济条件有限的绿卡申请人:经济支撑能力不足会增加“成为公共负担”的评估风险。
针对新规要求,申请人可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降低拒签风险:
1. 健康状况:提前评估与资料整合
主动进行健康状况自我评估,梳理过往病史、治疗记录。若存在上述“高风险观察”疾病,需提前准备完整的医疗材料,包括近期体检报告、主治医生出具的病情说明(明确病情控制情况、治疗方案及对工作生活的影响)等,避免因信息不全导致评估偏差。
2. 经济能力:强化“非负担”证明
核心是向审核机构证明具备充足的经济实力应对潜在医疗或照护支出,可提供的证明材料包括:
资产证明:银行存款证明、房产及其他固定资产证明;
保障证明:有效的商业医疗保险单(明确保障范围与额度);
支付记录:过往医疗费用的自行支付凭证,证明无依赖公共福利的历史。
3. 面签环节:突出核心优势,补充关键说明
面签前需将健康相关材料与经济证明分类整理,做到逻辑清晰、随取随用。若涉及健康问题,需主动提交医生证明、治疗记录及病情稳定说明,明确向签证官传递“非潜在高医疗负担风险者”的核心信息。
同时,应着重突出自身优势,包括稳定的就业能力(如在职证明、收入流水)、坚实的家庭支持(如亲属经济担保函)及良好的财务状况,从多维度证明自身不会依赖美国公共福利。
(责任编辑:kenny)
咨询热线:400-013-1899
- 上一篇:官宣!EB-5 收费重磅新政:申请费大幅下降,移民党迎利好
- 下一篇:没有了










